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策略聯盟平台新上線
Welcome Uni asia plus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在馬來西亞,經營企業不僅要懂市場,
更要懂文化,尤其是宗教文化。
最近,一家印刷廠的經理依朵拉(Idora)就因為一個小小的「裝訂錯誤」,
付出了6000令吉(約新台幣4萬2000元)的代價,成為宗教法規中的「活教材」。
事情的起因其實很簡單。依朵拉負責印製可蘭經,
結果她把2540本「神聖經文」送到非穆斯林擁有的工廠進行裝訂。
這可不是隨便一本小說或雜誌!
根據1986年的《可蘭經文印刷法令》,
《可蘭經》的印刷、裝訂、發行全都必須由穆斯林處理,以確保其神聖性不受侵犯。
當局發現後,立刻「扣留經文」,並將依朵拉告上法庭。
根據法律規定,違反此法最高可判處5年徒刑或罰款5萬令吉。
面對法官的質問,依朵拉當庭認罪,最終被判罰款6000令吉,否則就得坐牢6個月。
依朵拉顯然不想「以身試法」,選擇乖乖繳錢了事。
這起案件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,
因為恰巧碰上馬來西亞另一起宗教爭議:
KK超商因販售印有「阿拉」字樣的襪子而遭抵制,抗議聲浪至今未平。
從「阿拉襪」事件到「可蘭經裝訂」風波,
都在提醒我們,馬來西亞社會的宗教敏感度不是開玩笑的。
在馬來西亞經商,這是一堂代價高昂的宗教敏感課,
因此無論是產品設計、商業操作,還是供應鏈管理,
都必須謹慎處理涉及宗教的細節。
畢竟賺錢重要,尊重宗教信仰更是「不可觸碰的紅線」。
企業應該尊重當地文化習俗,避免觸碰宗教禁忌,才不致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