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是越南南北統一50週年紀念,

這場意義深遠的歷史事件,象徵越南走過戰火、實現和平、邁向現代化的關鍵轉捩點。

從1975年西貢陷落,到今日成為東南亞經濟強國之一,

越南的崛起,不僅是歷史的驕傲,更是外資投資信心的寫照。

 資料來源:https://bvhttdl.gov.vn/
 

對台灣投資人而言,這場紀念活動不只是文化與歷史的回顧,更提供了一個難得的「觀察窗口」,

看見一個國家如何透過穩定、改革與全球整合,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經濟奇蹟。
 

戰火洗禮後的重生
越戰結束後,越南進入長期重建階段。起初實施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,發展受限。

然而,1986年起實施「革新開放」政策,引進市場經濟與對外開放,逐步吸引外資,推動私營企業發展。
如今的越南,已是全球供應鏈重要一環。

2025年預估GDP成長率達6.7%,年輕人口紅利、地理位置優勢以及多項自由貿易協定

(如CPTPP、越歐FTA)讓它成為「中國+1」布局中最受青睞的選項之一。
 

台商長期深耕東協製造業,目前在越南的累計投資額超過350億美元,以電子、紡織、機械等領域為主,

但未來可望進一步拓展至綠能、數位與基礎建設領域。
 

為何台商應關注越南50週年紀念?
越南政府透過系列活動(閱兵、展覽、演講)不只是回顧歷史,更展現國家未來的決心。

這對外資而言,是重要的政策與社會氛圍觀察指標。以下三點值得台灣企業特別關注:
 

1. 政經穩定是投資關鍵
越南雖為一黨制國家,但政局長期穩定,經濟政策連貫,五年規劃明確執行。

對台灣企業而言,這種穩定性意味著可預期的投資環境與長期布局信心。
 

2. 民族凝聚力造就韌性
統一不僅是領土整合,更是民族融合。

近年面對疫情與地緣政治衝擊,越南展現出強大的社會動員與經濟韌性,

這種「危機應變力」讓投資人更具信賴感。
 

3. 歷史記憶轉化為發展策略
戰後教訓讓越南重視國際外交、經濟自主與產業升級。

近年推動「越南製造(Make in Vietnam)」、「數位經濟轉型」與高附加價值產業政策,

與台灣的ICT與供應鏈優勢高度契合。


 

投資機會展望:不只是工廠,而是生態系
除了傳統製造業,越南政府近年強化綠能發展(如太陽能、風電)、智慧城市、工業4.0等產業,

也大力推動物流基建與職能教育。這些都是台商可以提前布局的新機會。
 

同時,今年適逢50週年,文化交流與官方互動機會增多,台越經貿代表處、工商論壇、

青年創業交流也頻繁舉行,為雙邊深化合作提供更大空間。
 

越南給台灣企業的啟示
越南的50年,不只是和平的見證,更是國家從谷底翻身的實例。

對台灣企業來說,這是一個值得學習與投資的成功典範。
下一個50年,越南準備好了。台灣準備好了嗎?
 

資料來源: 越南計畫與投資部、越南統計總局、台灣駐越南經貿代表處、《日經亞洲》、《世界銀行》。

 

接下來,我將為此文章製作一份視覺化資訊圖表,呈現越南統一以來的經濟變化與台商投資亮點。
這張資訊圖表展現了:
‧    越南自統一以來的經濟成長趨勢(紅色折線),顯示自1986年「革新開放」以來的穩健成長。
‧    台灣對越南的累積投資金額(藍色折線),從1990年代起快速攀升,至2025年突破350億美元。